其他
中国产业链的三个趋势
疫情之后,中美竞争进一步加剧,拜登的上台并没有扭转这种趋势。有人认为世界会形成平行竞争的两套产业链,中美分别为两套体系的核心。也有人认为基于中国工业在疫情后的杰出表现,中国将会主导未来的全球生产。我们认为新的生产秩序可能介于二者之间。中国牵头的RCEP和正在进行的中欧贸易谈判会加强中国在区域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同时中美竞争会给产业升级带来持续的压力。对中国来说,需要巩固自身产业链的优势,但同时仍要坚持开放和合作,和其他国家进行优势互补。目前,中国产业链有三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产业链一体化。
2020年底,中国和14个亚太地区国家签订了RCEP自贸协定,这也是亚洲第一个自己的自贸协定。RCEP最大的突破是新的制度安排,即“原产地累计制度”。在新制度下,工业中间品今后可以从15个成员国中的任何一个获得而不必加关税。这将会有效整合区域供应链。在过去,尽管中国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制造业的供应链是更平均地分散在亚洲的,许多国家有各自供应欧美的链条。RCEP签订之后,成员国之间将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彼此的市场和生产线。
在这个一体化进程中,东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的优势除了和中国距离近、成本较低、RCEP保证的供应链稳定性以外,还有七个国家同时是CPTPP的成员国,这种重叠能帮助企业规避一部分地缘政治带来的贸易风险,也会给马来西亚、越南甚至文莱带来新的投资空间。同时,东盟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在提高。今后RCEP作为一个整体,内部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也符合世界产业链区域化的趋势。
对中国来说,加入CPTPP仍是个遥远的计划。因为加入CPTPP意味着要接受美国在环保和劳工方面划定的标准(尽管特朗普任期内美国退出了CPTPP,但是标准条款基本保持不变),这将给国内的中低端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在2060碳中和的目标下,中国已经在做环保升级,但是距离美国设定的标准有距离,国内的产业现阶段也无法承担这样大的成本。
第二个趋势是产业链搬迁速度的放缓。
新冠危机放慢了贸易战以来产业链搬离中国的趋势。疫情后,所有产业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对于数字基建的需求空前提高。中国长期重视在物联网、数据中心、5G等方面的投资,这将增大中国的吸引力。同时,尽管疫情的影响随着疫苗推进而有所缓解,但警报并未解除——印度、英国、巴西等地的新冠变种病毒已将当地的感染人数推向新高。由此,跨国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偏重持有现金、减少新投资,在尽力规避地缘风险的前提下发掘中国当地市场潜力。
由于美国的实体清单,中国部分高科技企业的供应断链了,但对于中国产业的整体影响很小。疫情后,中外经济复苏有时间差,国外许多的工业品供应没有跟上,反而中国零配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大了。这种趋势直到2021年仍在持续,中国一季度的工业和出口表现反映了世界对中国产业链依赖程度仍在加深,而不是减弱。为了规避来自美国制裁的风险,有的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东盟,但是对中国影响很小,因为这些国家仍然依赖中国的工业中间品,他们从中国的进口也相应增加了。2020年东盟已经超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趋势在进入2021年后加强了。
第三个趋势是中欧产业链的此消彼长。
这个趋势从中国加入WTO之后就在发生,且没有减速的迹象。根据欧盟经济学家的最新研究,在2000-2014年间,欧盟失去的全球市场份额大部分转移到了中国。美国和日本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只是下降没有欧盟那么剧烈。如今,和中国相比,欧盟的食品、制药仍然具有绝对竞争力,但是对于大部分其他行业,无论科技含量如何,中国的产业优势已经很明显。在纺织和电子产品上,欧盟竞争力的相对下降最为显著。在过去20年,全球电子产业爆发性增长,但欧盟制造商从中获益很少,大部分的收益被中国等亚洲经济体拿去了。
短期内,中国对于欧洲的高科技产业链并不构成威胁。中国的高科技贸易逆差甚至有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在中国庞大的绿色转型计划中,包括无人驾驶车、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都对芯片有巨大需求,而国内尚不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必须依赖欧美日韩等地的生产。未来,中国巨大的研发投入会逐步缓解对进口芯片的依赖,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欧盟的变化对中国有警示作用。过去20年,欧盟产业链份额的下降固然是由于来自中国的竞争,但更根本的原因恐怕是欧盟内部经济活力的下降。本地经济才是产业链发展的源动力。因为世界上将近80%的商品都是本地化生产和销售的,国际贸易只占约不到四分之一的份额。这也是为什么可以从产业链的角度理解双循环:中国产业发展不能长久依赖国际市场,对外竞争力的前提是国内市场的活力。
关注FT中文网视频号
往期精选